

中国进入假期第二日,全球市场的表现也愈发扑朔迷离。
- 美国股市全线上涨,很多人以为美国政府关门会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,结果美股只是短暂回调了几个小时,随后冲高。
- 黄金、人民币小幅上涨,美元小幅下跌。
市场走势简单,但背后的逻辑生变——再度将"坏消息视为好消息",而上周"好消息也是坏消息,坏消息则是更坏的消息"。逻辑的切换太快了,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。
昨晚公布的数据显示,ADP 就业人数"下降 3.2 万",而市场预期"增加 5 万人",这一结果甚至低于经济学家最悲观的预测"增加 2.3 万人"。
这个数据如果出现在上周,那么可能会引发市场"恐慌式"下跌,但昨晚不同——美国政府停摆,本周五的非农报告没了,所以投资者只能盯着 ADP,把它当成真理,推动降息预期升温。市场现在就像一个被蒙上眼睛的人,只能顺着降息预期走,昨晚几乎完全消化了今年再降息两次的预期。从本质上讲,数据的缺失本身成了推动昨晚行情的催化剂,市场在"没有坏数据 = 好消息"的逻辑里走。
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:"让我痛心的是,恰恰在我们试图弄清经济是否处于转型阶段的时候,却无法获得官方统计数据。"
换个角度看"美国政府停摆 + 就业数据差",理论上是利空,市场却把它当成好消息。这说明目前的市场心态极度依赖"情绪和流动性预期",而不是经济基本面。这波走势更像是"预期驱动的最后一搏",带一些自我麻醉的味道。不是没风险,而是选择性忽视风险。
《华尔街操盘术:与大众为敌》中有一句话值得深思:
初级选手停留在"看新闻";中级选手能分析"市场怎么走";高手则会质疑"市场走向是否建立在错误逻辑上"。这跟博弈论很像。一层思维是"我知道";二层思维是"我知道你知道";三层思维是"我知道你知道别人知道";最终拼的是谁能看穿共识的错位。
如果你想看懂市场、看懂新闻,那么不妨通读《华尔街操盘术:与大众为敌》,这是颠覆认知的实战市场解析框架。无论你交易 A 股、美股、黄金、原油,还是外汇,这是全球市场通行的交易规则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